主頁 > 裝修知識 > 馬錢子功效與作用_馬錢子的種植技術(shù)_食用馬錢子的注意事項

馬錢子功效與作用_馬錢子的種植技術(shù)_食用馬錢子的注意事項

時間:2024-08-04 03:11:39 瀏覽量:

1 馬錢子的鑒別與應(yīng)用


馬錢子的鑒別與應(yīng)用

  馬錢子原名番木鱉,又稱苦實,為馬錢子科植物馬錢的成熟種子,始載于《本草綱目》,李時珍曰:“狀如馬之連錢,故名。”《本草原始》載:“番木鱉,木如木鱉子大,形圓而扁,有白毛,味苦。”主要生長在熱帶,分布于印度、越南、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地,我國云南、海南等地亦有產(chǎn)。

  每年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摘,除去果肉,取出種子,曬干即為生馬錢子,其性寒,味苦,因其成分中含有毒性的番木鱉堿,故入藥多用炙馬錢子,有砂燙及油炒兩種炙法,具有通絡(luò)止痛、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常用于風濕頑痹、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還可治療小兒麻痹后遺癥、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等。

  臨床上用于治療顏面神經(jīng)麻痹、結(jié)核病、子宮糜爛等癥收到明顯效果。內(nèi)服多入丸、散,或外用研末調(diào)敷。此藥雖具毒性,但對一些頑癥有特效,因此,為常用中藥。在市場上,有以同科植物山馬錢子、牛眼馬錢子或密花馬錢子等冒充正品,使用時要注意鑒別。

2 馬錢子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馬錢子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名稱馬錢子;拉丁文名Strychnos nux-vomica Linn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捩花目;馬錢科;馬錢子屬;馬錢子種。

  馬錢子的種子極毒,主要含有馬錢子堿和番木鱉堿等多種生物堿,用于健胃藥。中醫(yī)學上以種子泡制后入藥,性寒,味苦,有通絡(luò)散結(jié),消腫止痛之效。西醫(yī)學上用種子提取物,作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

  炮制方法:馬錢子粉:取沙子,置鍋內(nèi)炒熱,加入揀凈的馬錢子,炒至呈深黃色并鼓起,取出,篩去砂子,刮去毛,研粉。油馬錢子:取揀凈的馬錢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撈出,刮去皮毛,微晾,切成薄片。另取麻油少許,置鍋內(nèi)燒熱,馬錢子片,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毒V目》:“或云以豆腐制過用之良,”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有毒。

  1、《綱目》:“苦,寒,有毒。”

  2、《本草原始》:“味苦,寒,大毒。”歸肝、脾二經(jīng)。

3 馬錢子的種植技術(shù)


馬錢子的種植技術(shù)

  長籽馬錢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不耐旱。宜選朝南山坡,土壤微酸性至微堿性,質(zhì)地疏松、富含腐殖質(zhì)的砂質(zhì)壤上或粘壤土栽種。

  用種子繁殖或芽接繁殖。種子繁殖:在果肉軟化或果皮橙紅色時采收,取出種子洗凈陰干。去皮后15d內(nèi)播種,或瓶裝2個月內(nèi)播種。先在沙床上催芽,待幼苗出土展子葉時,即可按行株距20cm×20cm移栽于苗床或營養(yǎng)袋中。當年6~7月,苗高30~50cm時即可定植。

  芽接繁殖:直用印度馬錢作砧木。當砧木離地高20~30cm處莖粗達2cm以上,即可在雨季樹皮易剝離時進行大田芽接,或苗圃芽接后,用芽接苗定植。定植宜選陰天或小雨天進行,按行株距4m×4m挖穴,穴寬50cm,深40cm。植后澆定根水,蓋草保濕。

  注意保護接芽,經(jīng)常清除砧木上的萌芽,保證芽接苗生長健壯。加強除草、松土,雨季開溝施入有機肥或壓青,旱季施人糞。幼齡期保持適當蔭蔽,樹高達1m以上后,逐步除去蔭蔽,只留少量攀繞樹。要進行整形修剪,使多分化結(jié)果枝。

4 馬錢子功效與作用


馬錢子功效與作用

  馬錢子歷來多為進口藥,現(xiàn)我國云南有馬錢藤,經(jīng)測定種子含番木鱉堿,可以代替進口馬錢子。生藥外形與馬錢子相似,長徑20~30毫米,短徑15~22毫米,中央厚6~10毫米,每個重1.3~2.7克;外面密被棕白色至棕色,光亮的絹毛,自中央向四周輻射狀匍匐排列;種臍在種子中央,珠孔在種子的邊緣。

  治喉痹作痛:番木鱉,青木香、山豆根等分。為末吹。(《醫(yī)方摘要》)

  治纏喉風腫:番木鱉仁一個,木香三分。同磨水,調(diào)熊膽三分,膽礬五分,以雞毛掃患處。(《唐瑤經(jīng)驗方》)

  治中耳炎:㈠番木鱉一個,以井水磨汁滴耳內(nèi)。(《光華醫(yī)學雜志》11:38,1933)㈡馬錢子五錢,焙黃去毛皮,然后用胡麻油一兩煎之,至漂起為度,去馬錢子,留油備用。治療時先洗去膿垢,然后漓入藥油兩滴。一日二次。(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治腳氣,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遺:番木鱉(去皮,磨細粉)六分,甘草(細粉)六分。煉蜜為丸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溫水送服,連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現(xiàn)代實用中藥》)

5 馬錢子簡介


馬錢子簡介

  馬錢子,拉丁文名Strychnos nux-vomica Linn. .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捩花目;馬錢科;馬錢子屬;馬錢子種。產(chǎn)于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我國臺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和云南南部等地有栽培。

  喬木,高10-13m。樹皮灰色,具皮孔,枝光滑。單葉對生;葉柄長5-12mm;葉片革質(zhì),廣卵形或近圓形,長6-15cm,寬3-9cm,先端急尖或微凹,基部廣楔形或圓形,全緣,光滑,無毛,主脈3-5條,背面突起,細脈成不規(guī)則網(wǎng)狀;葉腋有短卷須。圓錐狀聚傘花序腋生,長3-5cm,直徑2.5-5cm,被短柔毛。

  總苞片及小苞片均小,三角形,先端尖,被短柔毛;花白色,幾無梗;花萼綠色,先端5裂,密被短柔毛;花冠筒狀,先端5裂,裂片卵形,內(nèi)面密生短毛;雄蕊5,著生于花冠管喉部,花絲極短,花藥黃色,橢圓形;雌蕊長9.5-12mm,花柱圓柱形,長達11mm,柱頭頭狀;于房卵形。漿果球形,直徑2-4cm,幼時綠色,熟時橙色,表面光滑。種子1-4顆,圓盤形,直徑1-3cm,表面灰黃色,密被銀色絨毛?;ㄆ诖?、夏季,果明8月至翌年1月。

6 食用馬錢子的注意事項


食用馬錢子的注意事項

  馬錢子為馬錢科植物馬錢或云南馬錢的干燥成熟種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實,取出種子,曬干。別名有番木鱉:烏鴉眼、苦實、馬前、牛銀等。本品無臭,味極苦,有大毒。歸肝、脾經(jīng)。具有通絡(luò)止痛,散結(jié)消腫之功。用于風濕頑痹,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小兒麻痹后遺癥,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痛。

  中毒癥狀:最初出現(xiàn)頭痛、頭暈、煩躁、呼吸增強、肌肉抽筋感,下咽困難,呼吸加重,瞳孔縮小、胸部脹悶、呼吸不暢,全身發(fā)緊,然后伸肌與屈肌同時作極度收縮、對聽、視、味、感覺等過度敏感,繼而發(fā)生典型的驚厥癥狀,最后呼吸肌強直窒息而死。

中毒解救:

  1、輕度中毒,無明顯抽搐的:1、綠豆100克,生甘草100克,煎水頻服。2、蜂蜜6克,綠豆120克,甘草30克,水煎頻服。

  2、中度中毒,有明顯抽搐的:防風6克,甘草10克,勾藤12克,生姜5克,青黛2克,沖服或水煎服。

  3、嚴重抽搐:蜈蚣3條,全蝎6克,研末一次灌服(小兒減量)。

TAG: 馬錢子

© 轉(zhuǎn)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nèi)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nèi)容侵權(quán)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