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裝修知識 > 旱蓮的功效與作用_旱蓮的種植技術(shù)_食用旱蓮的注意事項

旱蓮的功效與作用_旱蓮的種植技術(shù)_食用旱蓮的注意事項

時間:2024-08-03 21:47:22 瀏覽量:

1 旱蓮的功效與作用

  旱蓮樹皮灰色,光滑。芽長圓形,被淡黃綠色柔毛。葉倒卵狀長圓形,長12~15厘米,寬4~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葉柄長1~2.5厘米,托葉一對早落?;ㄑ肯纫荒昵锬┬纬?,外被灰白色厚絨毛;花先葉開放,大形,白色外帶玫瑰紅色,有香氣,花被片等大12片稀14或較少,雄蕊長達15毫米,花絲紫紅色花藥狹細,尖錐形,較花絲長;雌蕊柱長3厘米,花柱深紫色。聚合果圓柱形,長達13厘米?;ㄆ?月,果期7~8月。

  旱蓮干燥全草,葉通常脫落,莖紅棕色,中空,節(jié)處有葉痕,頂端具果實3~5個。果實圓錐形,長約1.5厘米,徑約0.8厘米,外表紅棕色,頂端5瓣裂,裂片先端細尖,堅硬,內(nèi)面灰白色,中軸處著生多數(shù)種子。種子紅棕色,圓柱形,細小。果實微香。以去根、有葉、莖紅棕色、種粒飽滿者住。

  主產(chǎn)江蘇。此外,浙江、安徽、吉林、湖南、陜西、廣西等地亦產(chǎn)。

  功用主治:平肝,止血,敗毒,消腫。治頭痛,吐血,跌打損傷,瘡癤。

2 旱蓮的鑒別與應用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果實披針形,長2-2.5cm,寬5-7mm。先端尖,有柱頭殘基;基部變狹,可見著生在花盤上的橢圓形凹點痕,兩邊有翅。表面棕色至棕黑色,微有光澤,有縱皺紋,有時可見數(shù)條角棱和黑色斑點。質(zhì)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內(nèi)有種子1粒,干縮成細條狀。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果實橫切面:外果皮為一列扁平細胞;中果皮為多列薄壁細胞,含紅棕色物,維管束十數(shù)個,散列,外側(cè)具纖維群,纖維壁厚,木化;內(nèi)果皮為數(shù)列厚壁纖維。種皮細胞由棕以扁平細胞組成;鮮品的胚乳細胞和子葉細胞內(nèi)充滿內(nèi)含物,干后萎縮。

中藥化學鑒定

  理化鑒別取樣品粉末2g,用80%已醇30ml回流 30min,放冷,濾過,濾液減壓蒸去已醇,放冷,濾過,濾液用含有10%已醇的氯仿溶液提取,濃縮提取液,作供試液,以喜樹堿和10-羥基喜樹堿制對照。吸取二溶液,點于硅膠膠G板上,以氯仿-丙酮(7:3)為展開劑,展距13cm,于紫外光燈下(254nm)觀察,樣品與對照品色譜在相對應的位置處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 旱蓮的種植技術(shù)

  播種繁殖的旱蓮,一般于2—3月在溫室或溫床播種,保持12—15攝氏度,霜后移植露地,5—6月開花?;?月溫室播種,11月至次年春夏均可開花。扦插繁殖的,4—6月扦插,在12—15攝氏度下,15—20天生根。

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土壤

  旱金蓮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但栽于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最好,忌過濕或受澇。

水分

  見干見濕,澆水不可過量,雨季防止積水。

光照

  喜歡光照充足,但夏季高溫光照強烈時需適當遮蔭。

溫度

  生長適溫為18—24攝氏度,冬季不能低于10攝氏度。一般能耐0攝氏度低溫。

4 旱蓮簡介

  旱蓮屬于木蘭科,木蘭屬植物,屬于玉蘭花的變種,是漢中市市花。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nèi),生長這株落葉喬木旱蓮,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于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

  旱蓮屬木蘭科,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其樹先花后葉,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后枝葉繁茂,五月長出來年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jīng)歷夏、秋、冬,來年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

  夏至后,花樹結(jié)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旱蓮開花時,武侯祠院內(nèi)游人如織,爭相觀看這世間罕見的古樹。因花開在三月,又稱其樹為“應春樹”。旱蓮花于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5 食用旱蓮的注意事項

  旱蓮屬于木蘭科,木蘭屬植物,屬于玉蘭花的變種,是漢中市市花。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nèi),生長這株落葉喬木旱蓮,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于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

  旱蓮屬木蘭科,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其樹先花后葉,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后枝葉繁茂,五月長出來年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jīng)歷夏、秋、冬,來年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

  花和嫩葉可入色拉菜生吃,葉子多少有點異味,但煮后味道很好。未熟的葉有辛辣葉,作香辛料使用或用于泡菜,莖、葉、果實均含有精油,葉中富含維生素和鐵,味微辛能健胃,還對胃潰瘍和壞血病有效。它還是很好的觀賞植物。有良好的驅(qū)蟲效果。

6 旱蓮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旱蓮屬于木蘭科,木蘭屬植物,屬于玉蘭花的變種,是漢中市市花。漢中市勉縣武侯祠院內(nèi),生長這株落葉喬木旱蓮,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樹高13.4米,胸圍1.36米。因其樹花開之時,花朵酷似蓮花,而生于旱地,故有旱地蓮花之美譽。旱蓮屬木蘭科,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個月。其樹先花后葉,初春滿樹鮮花,十分喜人,花后枝葉繁茂,五月長出來年花蕾。此花蕾要在樹上孕育十個多月,經(jīng)歷夏、秋、冬,來年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夏至后,花樹結(jié)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

  旱蓮開花時,武侯祠院內(nèi)游人如織,爭相觀看這世間罕見的古樹。因花開在三月,又稱其樹為“應春樹”。旱蓮花于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確定為漢中市“市花”。

  落葉喬木。樹皮灰色,光滑。芽長圓形,被淡黃綠色柔毛。葉倒卵狀長圓形,長12~15厘米,寬4~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葉柄長1~2.5厘米,托葉一對早落?;ㄑ肯纫荒昵锬┬纬?,外被灰白色厚絨毛;花先葉開放,大形,白色外帶玫瑰紅色,有香氣,花被片等大12片稀14或較少,雄蕊長達15毫米,花絲紫紅色花藥狹細,尖錐形,較花絲長;雌蕊柱長3厘米,花柱深紫色。聚合果圓柱形,長達13厘米?;ㄆ?月,果期7~8月。

7 旱蓮草的鑒別與應用

  旱蓮草一年生草本,高10~60cm。全株被白色粉毛,折斷后流出的汁液數(shù)分鐘后即呈藍黑色。莖直立或基部傾伏,著地生根,綠色或紅褐色。葉對生;葉片線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3~10cm,寬0.5~2.5cm,全緣或稍有細齒,兩面均被白色粉毛。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總苞鐘狀,總苞片5~6片,花托扁平,托上著生少數(shù)舌狀花及多數(shù)管狀花;舌狀花雌性,花冠白色,發(fā)育或不發(fā)育;管狀花兩性,黃綠色,全發(fā)育。瘦果黃黑色,長約3mm,無冠毛?;ㄆ?~9月,果期9~10月。 生于路邊、濕地、溝邊或田間。分布于全國各地。

  干燥全草全體被白色茸毛。莖圓柱形,長約30厘米,直徑約3毫米;綠褐色或帶紫紅色,有縱棱。葉片卷曲,皺縮或破碎,綠褐色。莖頂帶有頭狀花序,多已結(jié)實,果實很多,呈黑色顆粒狀。浸水后搓其莖葉,則呈黑色。氣微香,味淡微咸。以色綠、無雜質(zhì)者為佳。主產(chǎn)江蘇、江西、浙江、廣東等地。顯微鑒定:葉表面觀: 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副衛(wèi)細胞3--4個。非腺毛3細胞,長247—800μm,基部細胞稍膨大,中部細胞較長,頂端細胞而短,壁稍厚,具疣狀突起。腺毛棒狀,頂端鈍圓,4—6細胞,長75--113μm,壁薄,內(nèi)含黃棕色分泌物。

8 旱蓮草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清上補下,又能變白為黑,理腰膝,壯筋骨,強陰不足,酒色痰火人服尤更奇效:冬至日取冬青不拘多少,陰干,以蜜酒拌透,盦一晝夜,粗布袋擦去皮,曬干,為末,新瓦瓶收貯;待夏至日取旱蓮草數(shù)十斤,搗自然汁熬膏,和前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臨臥時酒送下。(《醫(yī)便》二至丸)

  治虛損百病,久服發(fā)白再黑,返者還童:豬牙草(即早蓮蓬)取汁,桑椹子取汁各以磁盤曬為膏,冬青子酒浸,九蒸九曬為末。上各等分,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六七丸,空心淡鹽湯送下。(《簡便單方》)

  固齒:七月取旱蓮草(連根)一斤,用無灰酒洗凈。用青鹽四兩,食鹽一兩腌三宿,曬干。將無油鍋內(nèi)炒存性,把原汁漸傾入炒干為末,擦牙咽下亦妙。(《慈幼心書》固齒方)

  治各種出血:旱蓮草30g,檵木花12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治吐血成盆:旱蓮草和童便、徽墨舂汁,藕節(jié)湯開服。(《生草藥性備要》)

  治咳血、便血:旱蓮草、白及各10g。研末,開水沖服。(《福建藥物志》)

  治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旱蓮草、燈心草各30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治腸風臟毒,下血不止:旱蓮草子,瓦上焙,研末。每服二錢,米飲下。(《普濟方》引《家藏經(jīng)驗方》蓮子散)

  治血痢:旱蓮草、鐵莧菜各15g。煎服。(《安徽中草藥》)治血淋:旱蓮子、芭蕉根(細銼)各二兩。上二味,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二服。(《圣濟總錄》旱蓮湯)

  治小便溺血:金陵草、車前子。上二物各等分,杵自然汁,每服半茶盞,空腹服。(《醫(yī)學正傳》)

  治功能性子宮出血:鮮旱蓮草、鮮仙鶴草各30g,血余炭、檳榔炭各9g(研粉)。將前二味煎水,沖后二味藥粉,待冷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治刀傷出血:鮮旱蓮草搗爛,敷傷處;干者研末,撒傷處。(《湖南藥物志》)

  治白帶、夢遺:旱蓮草60g,白果14粒,冰糖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治白濁:旱蓮草15g,車前子9g,銀花15g,土茯苓15g。水煎服。(《陸川本草》

  治腫毒:鱧腸、苦瓜同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治陰癬:鮮旱蓮草揉成團,用穿山甲將癬刮破擦癬上,奇驗。(《瘍醫(yī)大全》)

9 食用旱蓮草的注意事項

  旱蓮草根據(jù)不同炮制方法的分為旱蓮草、旱蓮草炭,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陰涼干燥處。墨草蓮草炭散熱防復燃。

  滋補肝腎、涼血止血,可治各種吐血,腸出血等癥。搗汁涂眉發(fā),能促進毛發(fā)生長,內(nèi)服有烏發(fā)、黑發(fā)功效。

  《唐本草》說,墨旱蓮“主血痢,針灸瘡發(fā),洪血不可止者敬之”。

  《日華子本草》中也說,墨旱蓮可以“排膿,止血,通小腸,敷一切瘡并蠶瘑”。

  《滇南本草》載,墨旱蓮“固齒,烏發(fā),洗九種痔瘡”。

  《本草綱目》指出,墨旱蓮“烏須發(fā),益腎陰”?!侗静菔觥氛J為,墨旱蓮“療溺血及腎虛變?yōu)閯诹?rdquo;。

  在臨床上,墨旱蓮常與女貞子同用,旱蓮草和女貞子都有保肝、解毒、降低轉(zhuǎn)氨酶的作用,可以治療肝腎陰虛,失眠心煩,耳鳴頭暈,腰膝酸軟等病證。

  胃弱、便溏、腎陰虛者不宜服用墨旱蓮。

旱蓮草適合人群:

  脾腎虛寒者慎服。

10 旱蓮草的種植技術(shù)

  旱蓮草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鱧腸為一年生草本,生于路邊、濕地、溝邊或田間。分布于全國各地。

  鱧腸喜生于濕潤之處,見于路邊、田邊、塘邊及河岸,亦生于潮濕荒地或丟荒的水田中,常與馬齒覓(Portulacaoleracea)、白花蛇舌草、(Hedyoftisdiffusa)、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等伴生。耐陰性強,能在陰濕地上良好生長。不耐干旱,在稍干旱之地,植株矮小,生長不良。野生狀態(tài)下,鱧腸5–8月開花,開花20–30天后種子成熟,全株成熟后腐爛,自行消失。在人工播種的情況下,播種至出苗需1一2個月,出苗至開花南非20一30天,開花至成熟15一20夭,花期可延長至約1個月。然后全株枯死。[2]

  種子萌發(fā):鱧腸種子對水分脅迫比較敏感,只能在較高的水勢條件下萌發(fā),因此此水田環(huán)境比旱田更有利于鱧腸萌發(fā)生。且鱧腸是一種喜溫性植物,在其他條件適宜時,當溫度達到20℃時,就能充分萌發(fā)。

  栽培技術(shù):用種子繁殖。春季4月按行距30cm,開條溝、深2-3,將種子均勻播入,薄覆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稍加鎮(zhèn)壓,澆水。約經(jīng)15d左右出苗。

11 旱蓮草功效與作用

  旱蓮草味甘、酸,性涼;歸腎、肝經(jīng);入陰血,善斂固;

  具有滋補肝腎,烏須固齒,涼血止血的功效;

  主治肝腎不足,眩暈耳鳴,視物昏花,腰膝酸軟,發(fā)白齒搖,勞淋帶濁,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外傷出血。

  旱蓮草含皂苷、煙堿、鞣質(zhì)、維生素A、多種酚類化合物等。墨旱蓮可提高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促進毛發(fā)生長,使頭發(fā)變黑。以旱蓮草葉粉敷出血處并稍加壓迫,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本品能升高白細胞,有一定抗癌活性。

旱蓮草適合人群:

  脾腎虛寒者慎服。

12 旱蓮草簡介

  旱蓮草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鱧腸為一年生草本,生于路邊、濕地、溝邊或田間。分布于全國各地。

  夏、秋季割取全草,洗凈泥土,去除雜草,陰干或曬干。鮮用可隨采隨用。

  旱蓮草帶根或不帶根全草,全體被白色粗毛。根須狀,長5至10厘米。莖圓柱形,多分枝,直徑2至7毫米,表面灰綠色或稍帶紫色,有縱棱,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央為白色疏松的髓部,有時中空。葉對生,多卷縮或破碎,墨綠色,完整葉片展平后呈披針形,長3至10厘米,寬0.5至2.5厘米,全緣或稍有細鋸齒,近無柄。頭狀花序單生于枝端,直徑6至11毫米,總花梗細長,總苞片5至6,黃綠色或棕褐色,花冠多脫落瘦果扁橢圓形,棕色,表面有小瘤狀突起,氣微香,味淡、微咸澀。

  以色墨綠,葉多者為佳。

TAG: 旱蓮

© 轉(zhuǎn)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nèi)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nèi)容侵權(quán)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