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裝修知識 > 血蚶的營養(yǎng)價值_血蚶的做法_食用血蚶的注意事項_血蚶的清洗方法

血蚶的營養(yǎng)價值_血蚶的做法_食用血蚶的注意事項_血蚶的清洗方法

時間:2024-08-03 03:06:59 瀏覽量:

1 血蚶的清洗方法

  用筷子將血蚶與盆底隔開,因為血蚶的位置一直都是在水盆中央,吐出來的沙子,直接沉底了,懸在中間的血蚶再吸進來的水又是干凈的。

  買血蚶時向老板要一點海鹽,溶于清水中,營造海水的味兒。然后在盆中放兩只平時不咋用的筷子,目的是不讓小筐沉底,最后將裝滿血蚶的漏筐放在上面浸泡,再滴幾滴麻油,2-3小時后就會看到盆底的臟東西會有很多。

2 食用血蚶的注意事項

不能與寒涼食物同食

  血蚶本性寒涼,最好在食用時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飯后也不應該馬上飲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這樣的冰鎮(zhèn)飲品,還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導致身體不適。

不能與啤酒、紅葡萄酒同食

  食用血蚶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fā)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jié)或軟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jié)和軟組織發(fā)炎。

皮膚病患者禁食

  皮膚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血蚶是因為血蚶中所含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后,可作為一種過敏原,對機體產生過敏反應,如發(fā)癢起塊等,或使原來的皮膚病復發(fā)、加重。所以皮膚科醫(yī)生視海鮮為病因之一,要求某些病人禁忌。

  吃血蚶后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病,多屬于I型變態(tài)反應,可引起平滑肌痙攣,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血漿外滲、水腫,以及嗜酸性細胞增多等。臨床表現(xiàn)為皮膚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全身癥狀,或使嬰兒濕疹、慢性濕疹等復發(fā)或加劇。

食用血蚶需要煮熟

  血蚶煮不熟含有細菌,血蚶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熱性比較強,80℃以上才能殺滅。除了水中帶來的細菌之外,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

3 血蚶的做法

  燙血蚶要有一定經驗,燙得太熟,則蚶殼裂開,肉呈蒼黃而干癟無血,這樣食起來,就大失原味;如果燙得不夠火候,則蚶殼不但難以掀揭,而且掀開了,肉柱粘在殼的兩邊,食起來也略帶腥味。如果按照下面這個方法來做,則相信可以火候適中:做時先將蚶洗去泥沙,濾干放在鐵鍋里,另燒開水至“蟹目”程度(即起泡有聲,但未沸騰),把開水迅速倒入蚶中,焗約三分鐘,即把水濾去,便可以取食了。

  有人喜歡把洗凈的蚶,逐顆用鐵筷夾住,放在炭爐上煨食。這種食法,自然比水焗好味,但手續(xù)頗為人忽略的是,蚶殼掀開時,往往有一小塊沙泥附在肉柱邊,食時應加留意,輕輕將其抹去,免至將其吞入肚內。

4 血蚶的營養(yǎng)價值

  血蚶肉味甘咸、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散結消痰之功效;用于癥瘕痞塊、老痰積結等癥;又有制酸止痛作用,可用治胃痛泛酸的病癥。

  其實蚶到冬月,是最肥美的大造時候,人們喜歡在此時飲酒食蚶,是自然不過的事。有一些地方沒有蚶產,未曾見過食蚶的人,初見時,看到掀開蚶殼鮮血淋漓,肯定它必味腥難食,因而不敢染指,及至他吃了一兩顆之后,這才點頭稱善,更番尋味。江浙一帶以及上海館子中的食法,多配以浙醋姜絲、麻油等,但潮人的配料卻是“三參醬”(即辣椒醬、梅膏醬、酸醋),再加糖和蕪荽等物,掀而點食,實在是十分可口的時鮮。

5 血蚶簡介

  血蚶屬于軟體動物的“瓣鰓類”,它的介殼形狀,作心臟形,兩殼質厚而隆起,左右同形,表面有壟溝,如瓦屋棱,約有三四十條,均由殼嘴而散射。肉柱紫赤色,多血,味極鮮美,嗜好之者,把它視作廉價的補品,下酒的佳肴。因其汁水如血色,故名;又往往因其殼色白如雪,常訛為「雪蚶」。銀蚶當屬毛蚶同類,唯體型大小有別,較一元硬幣稍小??诟猩?,銀蚶要比毛蚶更鮮、更嫩,也更難調理。銀蚶是價格很高的經濟作物,對水質的要求相當高,現(xiàn)在許多地方都是筑塘引水養(yǎng)殖,比毛蚶要乾凈許多。銀蚶個小殼薄,絕對不是小毛蚶,毛蚶殼上有毛,銀蚶沒有。

  潮汕除夕圍爐,血蚶是缺少不得的食品之一。由于蚶殼相磨所發(fā)的音響,極似銅錢聲音,所以兒童稱蚶殼為“蚶殼錢”。除夕食蚶,意取金錢眾多,反復可數(shù)的意思。這和廣府人新年食大蜆而稱“發(fā)財大蜆”,是同一風俗的,都是寄托“年勝一年”的祈愿,不能盡以迷信目之。

TAG: 血蚶

© 轉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