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裝修知識 > 牛筋草功效與作用_牛筋草的種植技術(shù)_食用牛筋草的注意事項

牛筋草功效與作用_牛筋草的種植技術(shù)_食用牛筋草的注意事項

時間:2024-08-02 05:41:55 瀏覽量:

1 牛筋草的研究與常用藥方

  治高熱,抽筋神昏:鮮牛筋草四兩,水三碗,燉一碗,食鹽少許,十二小時內(nèi)服盡。(《閩東本草》)

  治脫力黃,勞力傷,治瘵:牛筋草連根洗去泥,烏骨雌雞腹內(nèi)蒸熱,去草食雞。(《綱目拾遺》)

  治濕熱黃疸:鮮牛筋草二兩,山芝麻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治下?。号=畈菀恢炼桑鍦{(diào)烏糖服,日二次。(《閩東本草》)

  治小兒熱結(jié),小腹脹滿,小便不利:鮮牛筋草根二兩,酌加水煎成一碗,分三次,飯前服。(《福建民間草藥》)

  治傷暑發(fā)熱:鮮牛筋草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治淋濁:鮮牛筋草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治腰部挫閃疼痛:牛筋草、絲瓜絡(luò)各一兩,燉酒服。(《閩東本草》)

  治疝氣鮮牛筋草根四兩,荔枝干十四個,酌加黃酒和水各半,燉一小時,飯前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治乳癰初起,紅腫熱痛:牛筋草頭一兩,蒲公英頭一兩,煮雞蛋一個服。并將草渣輕揉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預(yù)防乙型腦炎:鮮牛筋草二至四兩,水煎代茶。(《福建中草藥》)

2 牛筋草的鑒別與應(yīng)用

  牛筋草為一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須根細而密。稈叢生,直立或基部膝曲。葉片扁平或卷折,長達15厘米,寬3~5毫米,無毛或表面具疣狀柔毛;葉鞘壓扁,具脊,無毛或疏生疣毛,口部有時具柔毛;葉舌長約1毫米。穗狀花序,長3~10厘米,寬3~5毫米,常為數(shù)個呈指狀排列(罕為2個)于莖頂端;小穗有花3~6朵,長4~7毫米,寬2~3毫米;穎披針形,第1穎長1.5~2毫米,第2穎長2~3毫米;第1外稃長3~3.5毫米,脊上具狹翼;種子矩圓形,近三角形,長約1.5毫米,有明顯的波狀皺紋。花果期6~10月。

  見于曠野荒蕪的地方。分布全國各地。

3 食用牛筋草的注意事項

  "牛筋草"又叫做魚鰍草、萬斤草,最普遍的俗名是"牛頓叢仔"或"牛頓棕","牛筋草"或"牛頓叢仔",顧名思義,就可知道它的韌性,以往放牛吃草,有人用它來系牛繩之用,因草叢中只有它能使牛乖乖地留在原地而不到處亂跑,所以為使"牛"停"頓"的草"叢"。

  牛筋草不但可綁牛繩,且在早期農(nóng)村耕牛役使過度,產(chǎn)生脫力的力傷癥時,只有靠它才可治療。

  因牛筋草具有如此特性,所以不但是牛藥,而且同時也是人虛脫癆病、黃勞、用力過度造成力傷、筋骨和腰部扭傷、挫傷的良藥,實為運動員的天賜恩物。

  牛筋草味甘、性平,具解熱發(fā)汗、行血解郁、增長力氣、恢復(fù)元氣的功能。入肝經(jīng),不但可治肝病,且依本人臨床經(jīng)驗,對于頑固的肝臟疾病,為極佳佐藥(酒傷肝必須加解酒毒藥草),配合使用可增強藥效。

  除前述功能外,對于中暑發(fā)熱,為最好的發(fā)汗解熱劑,是運動員最好的"運動飲料",另外還有強精門、治淋濁、黃疸、熱痢等功能。

  牛筋草治脫力、力傷,可以全草燉雞肉或鱔魚等物食用,其根部不易清洗,但藥效較好,切勿因洗滌不易而輕易丟棄,燉雞時也可加茄冬一齊燉食。

  有人說牛筋草有公的和母的之分,指公的作直立狀,母的為倒伏型,還說母草藥效較佳。

  其實牛筋草長大之后,一般都會倒伏,除非在雜草叢生之處,使它無倒伏的余地,或是在較陰涼處生長,就較不易倒伏,而因為牛筋草為全陽性禾本科植物,以其草根性來說,當(dāng)然要在陽光愈強的地方生長、而且長得愈久的藥效愈好。

4 牛筋草的種植技術(shù)

  牛筋草生于村邊、曠野、田邊、路邊,廣布全國各地。是棉花、豆類、薯類、蔬菜、果園等重要雜草。最低海拔:800;最高海拔:1000。

  中國:產(chǎn)中國南北各省區(qū),多生于荒蕪之地及道路旁。中國南北各省區(qū)遍地都有;多生于荒蕪之地及道路旁,可以選擇無污染、無公害處生長者采集,干品鮮品都可用。

  世界:分布于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qū)。模式標(biāo)本采自印度。

  牛筋草一年生草本。根系極發(fā)達。稈叢生,基部傾斜,高10-90厘米。葉鞘兩側(cè)壓扁而具脊,松弛,無毛或疏生疣毛;葉舌長約1毫米;葉片平展,線形,長10-15厘米,寬3-5毫米,無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穗狀花序2-7個指狀著生于稈頂,很少單生,長3-10厘米,寬3-5毫米;小穗長4-7毫米,寬2-3毫米,含3-6小花;穎披針形,具脊,脊粗糙;第一穎長1.5-2毫米;第二穎長2-3毫米;第一外稃長3-4毫米,卵形,膜質(zhì),具脊,脊上有狹翼,內(nèi)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狹翼。囊果卵形,長約1.5毫米,基部下凹,具明顯的波狀皺紋。鱗被2,折疊,具5脈。染色體2n=18 (Авдулов, 1931等;Moffett, Hurcomoe,1949)?;ü?-10月。

5 牛筋草功效與作用

牛筋草能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

  預(yù)防用鮮草每日1兩,1次煎服,連服3天;間隔10天,再服3天;或每天2~4兩,1次煎服,連服3~5天,在184130人次預(yù)防服藥中,發(fā)病僅2例,發(fā)病率為0.91/100000,與以往6年的發(fā)病率相比,是最低的1年。治療每日用干草1~3兩,洗凈加水濃煎成50~100毫升,3次分服,7~10天為一療程。以此為主藥,治療27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獲痊愈。體溫降至正常所需日數(shù)短者1天,長者12天,重癥病例平均退熱時間為3.2天。少數(shù)服藥后有輕微短暫的腰痛、腹瀉、頭痛、惡心、嘔吐等反應(yīng),對于血液及腎臟未見不良影響。(臨床所用的牛筋草,有時與同科植物的鼠尾粟混用。)

文獻論述

  《百草鏡》:"行血,長力。"

  《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清熱,消疝氣。"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強筋骨,治遺精。"

  《閩東本草》:"治小兒急驚,石淋,腰部挫傷,腸風(fēng)下血,反胃,喘咳。"

  《上海常用中草藥》:"活血補氣。治脫力勞傷,肺結(jié)核。"

6 牛筋草簡介

  牛筋草,因其貼地有力不易鏟鋤,山東方言叫鈍刀驢。分布于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qū)。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治清熱,利濕??梢灾蝹畎l(fā)熱,小兒急驚,黃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腦。

  此草煎水,常服大量服,自古相傳有防疫、抗瘟病時毒奇效。自魏晉以來民間及中醫(yī)久傳不衰,因其平常而被稱為千人踏,少年用其為逗蛐蛐草。

  以此草與金銀花制劑配合常服,可以預(yù)防流感及其他流行疫病。效果大大強于板藍根,板藍根沖劑無論對普通感冒或流感都基本無效,只是一種心理安慰的藥品。

  一年生草本。根系極發(fā)達。稈叢生,基部傾斜,高10-90厘米。葉鞘兩側(cè)壓扁而具脊,松弛,無毛或疏生疣毛;葉舌長約1毫米;葉片平展,線形,長10-15厘米,寬3-5毫米,無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穗狀花序2-7個指狀著生于稈頂,很少單生,長3-10厘米,寬3-5毫米;小穗長4-7毫米,寬2-3毫米,含3-6小花;穎披針形,具脊,脊粗糙;第一穎長1.5-2毫米;第二穎長2-3毫米;第一外稃長3-4毫米,卵形,膜質(zhì),具脊,脊上有狹翼,內(nèi)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狹翼。囊果卵形,長約1.5毫米,基部下凹,具明顯的波狀皺紋。鱗被2,折疊,具5脈。染色體2n=18 (Авдулов, 1931等;Moffett, Hurcomoe,1949)。花果期6-10月。

TAG: 牛筋草

© 轉(zhuǎn)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內(nèi)容僅用于學(xué)習(xí)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nèi)容侵權(quán)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