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裝修知識 > 瀝粉貼金是什么意思_瀝粉貼金制作過程_瀝粉貼金的優(yōu)點

瀝粉貼金是什么意思_瀝粉貼金制作過程_瀝粉貼金的優(yōu)點

時間:2024-06-15 10:52:37 瀏覽量:

瀝粉貼金是什么意思

這一古代漢族民間制作工藝,早在盛唐時期就被廣泛采用。在中國,瀝粉、貼金工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漢民族傳統(tǒng)制作工藝中的花色品種。

瀝粉貼金制作過程

首先將畫稿復制到畫面上,然后按線稿瀝粉,等粉線干透后再設色、貼金。一般說來,油彩可以用簡單一些、濃重一些,因為金銀在較重的底色上可以產(chǎn)生*的裝飾情趣。常規(guī)瀝粉畫的貼金工藝是先將金膠油(用桐油加適量的清漆熬制)仔細描在瀝線上,待八九成干后再貼金。過度干燥,金箔易脫落,過濕則金銀不光澤。

1、用五合板或三合板將骨架釘在背后。

2、將白乳膠均勻地涂于所釘好的板面上,再用白粗棉布鋪板面,拉平,用手或排刷壓掃平,直到白乳膠干透。

3、用鉛筆或炭筆畫草圖。

4、將白乳膠與立得粉調和成漿狀,灌入空白乳膠瓶內,按照白乳膠瓶口的線條粗細,用刀切成相同大小的口子,再用手擠成白色乳膠瓶,沿畫面輪廓線立線。如無白乳膠瓶,可調瀝粉漿立線。

5、瀝干輪廓線后,用筆調水粉、丙烯或油畫顏料作畫。

6、完成填涂色彩后,用毛筆調金、銀粉、描線,畫出畫面干凈華麗。

瀝粉貼金的優(yōu)點

主要是提高裝修對象的藝術性與美觀性。

1、漢族傳統(tǒng)彩雕、壁畫、建筑裝飾等常用的一種貼金技法。這類手法都是古代用于局部的點綴,如表現(xiàn)帝王將相的傘蓋、車飾、朝服、盔甲以及貴婦的頭飾。大規(guī)模、廣泛地在壁畫上使用瀝粉貼金,這種方法近代才有。此法簡單易行,且圖畫古樸、渾厚、富麗。

其特殊之處在于其表面高出表面,并在上面貼金、銀箔、著色等。有厚實、堅硬和華貴感,可增加立體感。在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彩繪木棺上,紋樣上凸出一種類似瀝粉效果的細線,上繪有各種顏色,具有低浮雕效果。

2、在盛唐時期已被廣泛應用,如:敦煌223窟的菩提樹桿,在人物身上運用了瀝粉貼金工藝,形成了豐富的裝飾藝術效果。

3、元朝山西永樂宮,北京明代法海寺壁畫中,瀝粉的使用已達到十分精細的程度。

4、清朝古建筑繼承了瀝粉工藝,并充分應用于和璽彩、旋子彩、蘇式彩以及普通民居彩畫。主要施水彩畫的瀝水線、墻紙、花邊、紋樣、戶戶板、斗拱等。一些僅用于局部,或單獨進行裝飾的物品、工藝品,以提高制做的裝飾性、工藝性和藝術性。

TAG: 瀝粉貼金

© 轉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