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科(樟科)
時間:2024-05-11 12:53:16
瀏覽量:
本文目錄一覽
- 1,樟科包括哪些常見植物
- 2,樟科與柏科的區(qū)別
- 3,香樟的 界門綱目科屬種
- 4,樟科里有什麼屬
- 5,樟科木蘭科茜草科的主要區(qū)別
1,樟科包括哪些常見植物
2,樟科與柏科的區(qū)別
區(qū)別很大。? 樟科是被子植物,大多為喬木或灌木,僅有無根藤屬為纏繞寄生草本;葉互生,對生,近對生或輪生,革質(zhì),有時為膜質(zhì)或紙質(zhì),全緣,極少分裂,羽狀脈,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小脈常為密網(wǎng)狀;無托葉,為茜草型,局限于下表面且常凹陷?! ≌量茍D片: 柏科是裸子植物門中屬數(shù)最多的1科。常綠喬木或灌木。有樹脂。葉對生或輪生,常鱗片狀而下延,稀線形;球花小,單性同株或異株,頂生或腋生。代表植物:側(cè)柏、灑金千頭柏、龍柏、刺柏?! “乜茍D片:?樟科樟科樟科樟科樟3,香樟的 界門綱目科屬種
樟樹 分類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樟目 科: 樟科 屬: 樟屬 種: 樟樹 學(xué)名 Cinnamomum camphora (L.) Sieb. 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是樟科常綠大喬木,別名本樟、香樟、鳥樟、栳樟、樟仔。原產(chǎn)中國南部各省,日本、琉球及越南均有分布。 呈圓形樹冠,樹皮暗褐色,有縱裂。葉革質(zhì)互生,卵形或橢圓形,全緣,表面光滑。雌雄同花,圓錐花序腋生于枝頂端,黃綠色小花,;漿果球形、成熟時由綠色轉(zhuǎn)為黑紫色。 繁殖用播種法,春季為播種適期。 全株散發(fā)樟樹的特有清香氣息。故在民間多稱其為香樟。在某些落后地區(qū),樟樹甚至和神鬼相聯(lián)系,故在民間一般多不砍伐生長已久的樟樹。 樟樹的用途 1 行道樹、庭園樹, 2 可制樟腦油。樟樹 分類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樟目 科: 樟科 屬: 樟屬 種: 樟樹 學(xué)名 cinnamomum camphora (l.) sieb. 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是樟科常綠大喬木,別名本樟、香樟、鳥樟、栳樟、樟仔。原產(chǎn)中國南部各省,日本、琉球及越南均有分布。 呈圓形樹冠,樹皮暗褐色,有縱裂。葉革質(zhì)互生,卵形或橢圓形,全緣,表面光滑。雌雄同花,圓錐花序腋生于枝頂端,黃綠色小花,;漿果球形、成熟時由綠色轉(zhuǎn)為黑紫色。 繁殖用播種法,春季為播種適期。 全株散發(fā)樟樹的特有清香氣息。故在民間多稱其為香樟。在某些落后地區(qū),樟樹甚至和神鬼相聯(lián)系,故在民間一般多不砍伐生長已久的樟樹。 樟樹的用途 1 行道樹、庭園樹, 2 可制樟腦油。4,樟科里有什麼屬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的一科。大多為喬木或灌木,僅有無根藤屬為纏繞寄生草本;常有含油或粘液的細(xì)胞。葉互生,對生,近對生或輪生,革質(zhì),有時為膜質(zhì)或紙質(zhì),全緣,極少分裂,羽狀脈,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小脈常為密網(wǎng)狀;無托葉?;ńM成腋生或近頂生的圓錐花序、總狀花序、近傘形花序或團(tuán)傘花序;花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花被通常3基數(shù),亦有2基數(shù),呈萼片狀,基部合生成筒,裂片6或4,排成兩輪,大小相等或外輪的較小,花被筒短或很短,有的花后增大變成杯狀或盤狀的果托;雄蕊著生在花被筒的喉部,數(shù)目一定,稀數(shù)目不定,通常排列呈4輪,每輪2~4,花絲基部有2腺體或無 ,有時部分雄蕊特別是最內(nèi)輪的雄蕊不發(fā)育,成為退化雄蕊,花藥2~4室,以裂瓣開裂,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1顆,花柱1,柱頭盤狀,擴大或開裂,有時不明顯。果為漿果狀核果,有時為宿存的花被或花被筒承托,部分包圍或全部封閉;果梗圓柱形,有時肉質(zhì)。該科約45屬,2000~2500種,分布于熱帶,但有些種類分布到亞熱帶甚至暖溫帶。中國約有20屬(其中鱷梨屬和月桂屬為引種栽培)420余種。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廣西、廣東及臺灣等省區(qū)。該科經(jīng)濟植物繁多,用途很廣。鱷梨是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一種水果,其果仁富含油脂。月桂的葉是一種很好的調(diào)味香料或作罐頭的矯味劑。很多種類如玫瑰木、樟樹、黃樟等提供輕工和醫(yī)藥工業(yè)上用的芳香油。樟樹(見樟)和黃樟還可生產(chǎn)樟腦。山雞椒、木姜子等的果實和枝葉含芳香油。樟屬、木姜子屬、山胡椒屬、油果樟屬、厚殼桂屬、黃肉楠屬中不少種類的果實還含有豐富的油脂。桂皮(肉桂、錫蘭肉桂)、馬佐厚殼桂、香皮木姜子等的樹皮含芳香油,其中有些種的果實還可食用。烏藥以及桂皮都是有名的中藥。 本科有45屬,2500種.我國有20屬,400余種.有樟屬、木姜子屬、山胡椒屬、油果樟屬、厚殼桂屬、黃肉楠屬等等.古籍通作“章”。樟科樟屬的一種。俗稱樟樹或香樟樹。產(chǎn)中國南方及西南各省區(qū)。壽命很長,樹齡可達(dá)1000年以上。常綠大喬木。樹皮黃褐略;壯暗灰,柔軟。有樟腦氣味。心邊材明顯。邊材寬,黃褐至灰褐色;心材紅褐色。年輪明顯。葉互生,具柄,卵狀橢圓形。葉具離基三出脈,脈腋間隆起為腺體。圓錐花序腋生,花小,綠白或帶黃色;花被外面無毛,內(nèi)面密被短毛;能育雄蕊9,花絲被毛,花藥4室,瓣裂,第1、2輪花絲無腺體,藥室內(nèi)向,第3輪花絲基部有一對具柄腺體,藥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內(nèi)輪,箭頭形,被毛,子房球形,無毛。核果卵珠形或近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狀。樟樹是亞熱帶經(jīng)濟樹種,其木材、根及枝葉是提取樟腦和樟油的重要原料,供醫(yī)藥和香料工業(yè)用。此外,樟樹果核富含脂肪油,含量約40%,油中飽和脂肪酸占93%,可供工業(yè)用。根、木材、樹皮、葉及果入藥,性微溫,味辛,有祛風(fēng)散寒、理氣活氣、止痛止癢、強心鎮(zhèn)痙和殺蟲等功效。樟樹木材尤為珍貴,所制成的箱柜,美觀防蟲?!緞e名】香樟、樟木、烏樟、油樟、香通、芳樟【來源】為樟科樟屬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以根、木材、樹皮、葉及果實入藥。根、木材及樹皮全年可采,洗凈陰干密閉保存;葉隨時可采;秋季采果,曬干?!拘晕稓w經(jīng)】辛,微溫?!竟δ苤髦巍快铒L(fēng)散寒,理氣活血,止痛止癢。根、木材:感冒頭痛,風(fēng)濕骨痛,跌打損傷,克山病。皮、葉:外用治慢性下肢潰瘍,皮膚瘙癢。熏煙可驅(qū)殺蚊子。果:胃腹冷痛,食滯,腹脹,胃腸炎?!居梅ㄓ昧俊扛?、木材0.5~1兩;皮、葉外用適量,鮮品煎水洗患處;果3~5錢。【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樟 #zhāng【釋義】常綠大喬木。有香氣,核果球形,黑色。木材制家具可防蟲蛀。根、莖、葉可提取樟腦,果可榨油。5,樟科木蘭科茜草科的主要區(qū)別
木蘭科 Magnoliaceae 落葉或常綠的喬木或灌木。樹皮、葉、花有香氣。單葉互生,托葉大,脫落后留存枝上有環(huán)狀托葉痕,花大,單生枝頂或葉腋,兩性,萼片和花瓣很相似分化不明顯(統(tǒng)稱花被),排列成數(shù)輪,分離,花托柱狀;雄蕊、雌蕊均為多數(shù),分離,螺旋狀排列。果實為聚合果,背縫開裂,稀為翅果或漿果。種子胚小,胚乳豐富。識別要點: 木本,單葉互生,有托葉環(huán)。花單生,花萼、花瓣不分,為同被。雌雄蕊多數(shù),分離,螺旋狀排列于柱狀的花托上,花托于果時延長,子房上位。樟科Lauraceae雙子葉植物綱木蘭亞綱的一科。大多為喬木或灌木,僅有無根藤屬為纏繞寄生草本;常有含油或粘液的細(xì)胞。葉互生,對生,近對生或輪生,革質(zhì),有時為膜質(zhì)或紙質(zhì),全緣,極少分裂,羽狀脈,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小脈常為密網(wǎng)狀;無托葉?;ńM成腋生或近頂生的圓錐花序、總狀花序、近傘形花序或團(tuán)傘花序;花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花被通常3基數(shù),亦有2基數(shù),呈萼片狀,基部合生成筒,裂片6或4,排成兩輪,大小相等或外輪的較小,花被筒短或很短,有的花后增大變成杯狀或盤狀的果托;雄蕊著生在花被筒的喉部,數(shù)目一定,稀數(shù)目不定,通常排列呈4輪,每輪2~4,花絲基部有2腺體或無 ,有時部分雄蕊特別是最內(nèi)輪的雄蕊不發(fā)育,成為退化雄蕊,花藥2~4室,以裂瓣開裂,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1顆,花柱1,柱頭盤狀,擴大或開裂,有時不明顯。果為漿果狀核果,有時為宿存的花被或花被筒承托,部分包圍或全部封閉;果梗圓柱形,有時肉質(zhì)。該科約45屬,2000~2500種,分布于熱帶,但有些種類分布到亞熱帶甚至暖溫帶。中國約有20屬(其中鱷梨屬和月桂屬為引種栽培)420余種。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廣西、廣東及臺灣等省區(qū)。該科經(jīng)濟植物繁多,用途很廣。鱷梨是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一種水果,其果仁富含油脂。月桂的葉是一種很好的調(diào)味香料或作罐頭的矯味劑。很多種類如玫瑰木、樟樹、黃樟等提供輕工和醫(yī)藥工業(yè)上用的芳香油。樟樹(見樟)和黃樟還可生產(chǎn)樟腦。山雞椒、木姜子等的果實和枝葉含芳香油。樟屬、木姜子屬、山胡椒屬、油果樟屬、厚殼桂屬、黃肉楠屬中不少種類的果實還含有豐富的油脂。桂皮(肉桂、錫蘭肉桂)、馬佐厚殼桂、香皮木姜子等的樹皮含芳香油,其中有些種的果實還可食用。烏藥以及桂皮都是有名的中藥。毛茛科 (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數(shù)為藤本或灌木。單葉或復(fù)葉,通?;ド苌賹ιㄨF線蓮屬);無托葉?;ㄍǔ尚?,輻射對稱,稀兩側(cè)對稱(烏頭屬、翠雀屬);萼片5~多數(shù),分離,有時呈花瓣狀(白頭翁屬、鐵線蓮屬);花瓣5~多數(shù),或無花瓣(白頭翁、鐵線蓮),有時特化成蜜腺葉;雄蕊多數(shù),螺旋排列;雌蕊心皮多數(shù)至少數(shù),分離,螺旋排列,每心皮1室,有多枚至1枚胚珠。果實為蓇葖果或瘦果。約59屬2000種,全世界廣布,主產(chǎn)北溫帶。我國41屬,725種,分布全國各地,大部產(chǎn)西南各省。根據(jù)果實類型,通常分為具蓇葖果的金蓮花亞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亞科。金蓮亞科主要有烏頭屬、翠雀屬、金蓮花屬、升麻屬、黃連屬、耬斗菜屬及芍藥屬等;毛茛亞科主要有毛茛屬、唐松草屬、銀蓮花屬、白頭翁屬、鐵線蓮屬等。本科有多種經(jīng)濟植物,牡丹、芍藥、耬斗菜、飛燕草等可供觀賞;黃連、烏頭、白頭翁、芍藥、升麻、金蓮花可供藥用;有些植物如毛茛、鐵線蓮等為有毒植物;本科星葉草、獨葉草、峨嵋黃連、黃牡丹、短柄烏頭等12種列為我國首批珍稀瀕危保護(hù)植物。主要外在區(qū)別如下:木蘭科:落葉或常綠的喬木或灌木。樹皮、葉、花有香氣。單葉互生, 托葉大,脫落后留存枝上有環(huán)狀托葉痕,花大,單生枝頂或葉腋,兩性,萼片和花瓣很相似分化不明顯(統(tǒng)稱花被),排列成數(shù)輪,分離,花托柱狀;雄蕊、雌蕊均為多數(shù),分離,螺旋狀排列。果實為聚合果,背縫開裂,稀為翅果或漿果。種子胚小,胚乳豐富。 其代表有主要有:廣玉蘭、玉蘭等等。毛莨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陸生,有時水生,少灌木或木質(zhì)藤本。單葉,掌狀裂。其代表主要有:毛莨、烏蓮花、黃花烏頭等等。樟科;大多為喬木或灌木,僅有無根藤屬為纏繞寄生草本;常有含油或粘液的細(xì)胞。要區(qū)分三類主要還是外在。注意,木蘭科、樟科目屬于雙子葉,但是毛莨科主要是單子葉,這一點也是區(qū)分點。木蘭科是雙子葉植物中最原始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