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百科知識 > 中考生物必考知識點

中考生物必考知識點

時間:2025-02-14 01:38:01 瀏覽量:

2021年中考生物常考的29個考點總結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有:營養(yǎng)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等。

4.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物因素,可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6.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chǎn)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水等。

7.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食物網(wǎng)。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流動的。

8.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物圈。

9.顯微鏡使用步驟: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清潔收鏡。

10.目鏡看到的是倒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

11.在視野看到的物像偏左下方,標本應朝左下方移動,才能將物像移到中央。標本朝右上方移動,在視野中看到的物像其實朝左下方移動。

12.載玻片上著‘p’,視野里看到的其實是‘d’。判斷方法:把紙片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180度。

13.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準備(擦干凈、滴清水);制作(撕下內表皮、展平;蓋蓋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紙吸)。

14.細胞的染色:使細胞結構更清楚,但影響活細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細胞死亡;觀察活的細胞及其生物活性時不應染色。

15.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準備(擦干凈、滴生理鹽水);制作(輕刮口腔內側、涂抹;蓋蓋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紙吸)。

16.與綠色植物細胞相比,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17.細胞由無機物(如水、無機鹽)和有機物(如糖類、核酸、蛋白質)組成。

18.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葉綠體(綠色植物有)和線粒體(動、植物均有)是能量轉換器。

19.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蛋白質和DNA組成染色體;有遺傳效應的DN**段叫基因。

20.細胞分化形成組織。人體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人體。植物體無系統(tǒng)。

21.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離開活細胞不能存活。

22.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與生殖細胞(孢子)不是同一概念。

23.綠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類群:藻類、苔蘚、蕨類、種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4.苔蘚可當作監(jiān)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種子是由種皮和胚(胚根、胚軸、胚芽、子葉)構成的,儲存營養(yǎng)物質的結構是子葉(兩片),能發(fā)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們平常吃的豆瓣醬主要來自大豆的子葉。玉米種子是由種皮、胚(胚根、胚軸、胚芽、子葉)和胚乳構成的,儲存營養(yǎng)物質的結構是胚乳,子葉一片。我們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來自小麥的胚乳。

26.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

27.種子萌發(fā)過程中,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胚根發(fā)育成根,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

28.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長區(qū)。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qū)細胞分裂增加數(shù)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qū)細胞體積的增大。

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qū),因為該區(qū)長有大量的根毛。

© 轉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