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百科知識 > 推敲這個典故由來的兩局詩

推敲這個典故由來的兩局詩

時間:2024-11-30 12:18:45 瀏覽量:

推敲這個典故引來的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過程中反復斟酌、調(diào)動詞句,以求準確、妥帖地把形象物化為定型產(chǎn)品的操作情況。

而賈島推敲則是中國古代一個名聲頗顯的的故事,語出后蜀何光遠的《鑒戒錄·賈忤旨》,反映了創(chuàng)作詩歌過程中對字句的凝練。

初次到京城去參加科舉考試。一天,賈島騎在驢背上想到了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開始的時候想用“推”字,后來又想用“敲”字,用心琢磨但沒有確定。于是在驢背上吟誦,伸出手比劃推和敲的動作,看到的人都很驚訝。

當時韓愈代理京城的行政長官,他正帶著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中走到了儀仗隊的第三節(jié)。旁邊的侍從把賈島圍住,帶到韓愈的面前。賈島詳細地解釋了自己想到的詩句。韓愈坐在馬上思考了很久,對賈島說:“用‘敲’字好。”兩人于是并排騎行回到官府,共同談論作詩的方法,連續(xù)幾天都舍不得分開。于是韓愈跟賈島成為了好朋友。

推敲這個典故由來的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出自 題李凝幽居[作者] 賈島 [全文]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關于此詩的創(chuàng)作,還有一個故事:一天,賈島在京城長安騎驢在官道上行走,吟成《題李凝幽居》這首詩,其中有兩句是:“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p>

賈島覺得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夠恰當,想把“推”字改為“敲”字,可他又覺著“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于是他在驢背上,一面嘴里念叨著,一面用手反復做著推門和敲門兩種動作。

不知不覺地,他撞上了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隨即被人押至韓愈面前。

韓愈十分生氣地對賈島說:“你騎著驢子怎么不朝前面看路?”

賈島慌忙向韓愈賠禮,并將自己剛才在驢上得詩,因斟酌“推”“敲”二字,專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講了一遍。

韓愈聽后,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立馬思之良久,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敲’字讀起來也響亮些?!?/p>

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贊,于是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從此他和韓愈成了朋友。這就是“推敲”典故的由來。[。

© 轉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nèi)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nèi)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