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文章
- 隨機文章
三國演義趙云截江救阿斗賞析
在《三國演義》所構建的那個英雄輩出、謀臣如云、猛將如雨的藝術舞臺上,趙云是一個十分突出,深受讀者喜愛的藝術形象。而在趙云一生的赫赫戰(zhàn)功中,人們印象最深的便是第41回長坂坡單騎救阿斗的故事。
歷史上的趙云,確實曾在長坂坡救護過阿斗,《三國志·蜀書·趙云傳》有記載。寥寥數語,平淡無奇。根據這一記載,趙云在懷抱阿斗、保著甘夫人的情況下,只能避開強敵,匆匆撤退,以求脫離險境,根本不可能在敵軍陣中橫沖直撞。然而,如果機械地照此敘寫,趙云的英雄氣概和高超武藝將難以表現,其藝術形象將大為減色。羅貫中不愿為史料所束縛,他通過巧妙的虛構、生發(fā)和渲染,寫出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使趙云的形象第一次凸現出來。
首先,作者以富有層次的筆觸,為趙云安排了一個大顯神威的特殊環(huán)境。
曹操南征荊州,劉備帶著三千軍馬和十余萬百姓退避江陵,在當陽縣長坂坡被乘勝追來、氣勢洶洶的曹軍趕上。經過一夜混戰(zhàn),劉備人馬被沖得七零八落,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以及負責保護家眷的趙云都下落不明。正當劉備凄惶不安之時,面帶箭傷的糜芳狼狽而至,指責趙云投降曹操去了。對此,素有識人之明的劉備根本不信,斷定趙云決不會背叛,指出:“子龍從我于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而脾氣暴躁的張飛卻未免輕信,當下便要去找趙云,宣稱:“若撞見時,一槍刺死!”兩種看法的對立,使小說文勢一頓,使讀者把注意力集中到趙云身上。人們雖然未必同意莽張飛的看法,卻不能不關心趙云的命運。
原來,趙云從四更時分就陷入了與曹軍的混戰(zhàn)之中,殺到天明,卻不見了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一向忠心耿耿的趙云心急如火,深感有負劉備重托。盡管他身邊“只有三、四十騎相隨”,但強烈的責任感使他抱定一個念頭,“不如去決一死戰(zhàn),好歹要尋主母與小主人下落!”這是第一層。
第二層,趙云在混亂的人群中發(fā)現了受傷的簡雍,得知“二主母棄了車仗,抱阿斗而走”。便命人護送簡雍去見劉備,又一次下定決心:“我上天入地,好歹尋主母與小主人來。如尋不見,死在沙場上也!”
第三層,趙云在逃難的百姓中找到了甘夫人,又殺死曹將淳于導,救出了被俘的糜竺,并將二人護送到張飛據守的長坂橋頭,然后,他又撥轉馬頭,再去尋找糜夫人和阿斗。這時,他的身邊只剩下“數騎”了。這里,作者對史實作了一點改造,巧妙地將甘夫人與阿斗分開。這一小小的更動,為后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第四層,趙云在路上殺死為曹操背劍之將夏侯恩,奪得青釭寶劍,終于在一堵土墻下的枯井旁邊找到了身受重傷的糜夫人和阿斗,這時,他已是孤身一人了。眼看曹軍又從四面八方圍了上來,趙云連連催促糜夫人上馬,他自己則情愿步行死戰(zhàn);而糜夫人為了不拖累趙云,為了保住阿斗,毅然投井而死。根據有關史料,糜夫人當卒于長坂之戰(zhàn)以前,作品寫成她帶著阿斗逃難,然后慨然赴死,不僅符合情理,而且為趙云的殊死血戰(zhàn)作了最后一層鋪墊。
經過這樣幾個層次的描寫,不僅初步表現了趙云的赤膽忠心和高超武藝,而且使他置身于這樣一個典型而合理的環(huán)境之中:他匹馬單槍,懷抱阿斗,怒視著漫山遍野的曹軍;但也正是因為他匹馬單槍,沒有其他拖累,他才能夠在敵軍中放開手腳,大砍大殺,縱橫馳騁。
接著,作者便以濃墨重彩,酣暢淋漓地描寫了趙云在曹軍中往來沖突,所向披靡的廝殺場面。你看他;催動戰(zhàn)馬,挺起長槍,猶如一尊威嚴的戰(zhàn)神,挾雷攜電,向著敵軍沖過去!曹洪部將晏明來戰(zhàn),不到三回合就被刺死;曹操手下勇將張郃來擋, 也被他奮不顧身的氣勢所驚退;馬延、***、焦觸、張南四員曹將前堵后追,他橫擋豎挑,毫無懼色;更多的曹軍一擁而上,他拔出青釭劍,上下翻飛,如同砍爪切菜一般……好一場舍生忘死的激戰(zhàn)呵!
羅貫中很少用工筆描繪人物的情態(tài)和心理,即使運用濃墨重彩,也只作寫意式的勾勒。此時的趙云,經過昨晚以來連續(xù)不斷的苦戰(zhàn),肯定已是人困馬乏,饑腸轆轆,口干舌燥,汗?jié)裾髋?,他的臉上應該是沾滿了灰塵,他的鎧甲應該是血跡斑斑,他的身上很可能帶著刀劍留下的傷痕……但是,我們在小說中看不到這些,我們只看到一個英姿颯爽的傳奇英雄在一往無前地沖殺!
趙云畢竟是趙云,在刀光劍影的鏖戰(zhàn)中,他沒有殺紅眼睛,沒有殺昏頭腦。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不是與敵軍同歸于盡,而是將阿斗送回劉備的懷抱。因此,他并不盲目戀戰(zhàn),而是看準目標,邊打邊走。小說以這樣準確的描寫,表現了趙云的智勇雙全,機警縝密,塑造了性格獨特的“這一個”。
在激烈的廝殺中,作者又及時插入一處閑筆:“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碑斔弥勤w云時,脫口稱贊道:“真虎將也!”這不僅是用襯托手法,突出了趙云的勇猛,更重要的是引出了曹操“吾當生致之”的念頭,于是他立即下令:“如趙云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边@可為趙云的突圍幫了大忙。試想,如果曹軍施放亂箭,趙云豈能插翅飛騰?所以,閑筆不閑,而是情節(jié)發(fā)展之必須,這恰好表現了作者構思的嚴密。
憑著自己的英勇氣概和高超武藝,并借助曹操“不許放冷箭”的命令,趙云終于沖出了重重包圍。這一仗,“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后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
是的,這一番驚天動地的拼殺,使趙云的英雄形象猶如一尊大理石雕像,巍然屹立在千百萬讀者心中; 使“常山趙子龍”從此成了勇敢堅貞的化身,英武超群的代名詞,不僅在當時威震天下,而且在后世名垂千古!
值得指出的是,羅貫中不僅以藝術家的天才,虛構出一個精彩的長坂坡之戰(zhàn)的故事,而且按照自己的美學原則,把這一場血雨腥風的廝殺加以凈化。人們從這里感受到的,不是戰(zhàn)場的恐怖,死亡的可怕,而是對忠誠、勇敢和力量的贊美。于是,這段文字就成為一曲“忠義”英雄的高亢頌歌,給人以崇高的壯美之感。這一點,也是《三國演義》數百年來贏得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章
- 張國榮感情語錄
- 烏當中學怎么樣
- 黃家駒的AMANI是什么意思
- yu是聲母韻母還是整體認讀
- 什么是農業(yè)示范園
- 嘉睿的意思 佳睿的意思 晟睿的意思
- 雄姿英發(fā)是什么意思
- 怎么仿寫詩歌
- 短時評怎么寫
- 廁所里的搞笑詩
- 陌上初熏 是什么意思
- 什么叫戲歌
- 成語成語什么化雨
- 青島大學膠州校區(qū)介紹
- or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 關于童年的詩
- Hanson或Hansen做英文名怎樣
- 引吭高歌讀音
- 餃子的來歷和由來
- 相的組詞有哪些詞語
- 烏衣巷的解釋
- 用 勤 組成的詞語有哪些
- 阜陽市城郊中學怎么樣
- 去海邊穿什么鞋兒童
- 十九繁體
- 硫酸霧化學式
- 你們知道味字可以組什么詞嗎
- 美人魚怎么畫
- 艾子教孫 文言文翻譯
- 黑龍江財經大學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