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百科知識 > 君臣之道是什么意思

君臣之道是什么意思

時間:2024-11-30 02:18:07 瀏覽量:

[釋義]:

君臣之道分為為君之道、為臣之道。一般來說,君處于強勢地位,臣為弱勢群體,除非君不君、臣不臣,那是無道,另當別論。

帝王之道,是指作為一個大帝王所應有的是態(tài)度,知識,智慧,管理,預測等等能力的綜合。

[深度解析]:

為君之道比較正統(tǒng)的如孟子告齊宣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p>

從幾千年的歷史看,善為君之道者,大都胸懷寬廣、善用賢能、廣言納諫、體察民情、與民同進,于是江山可取、社稷可保、國強民富、天下太平;但凡剛愎自用、獨斷專行、擯棄忠良、沉迷酒色、魚肉百姓者,幾乎都導致民不聊生、禍生亂起、國破家亡、江山易主。此理為君者無不知曉,可惜在治國過程中大都濫用君權,不然哪有中國歷史數十個朝代更替

君臣之道指君臣之間的相處法則,語出自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下》。說得通俗一點,也就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 所謂投桃報李,士為知己者死。又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賢明的君主總是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當腹心,以死相報。比如說劉皇叔用關羽、張飛、諸葛亮, 至今傳為美談。

《君臣之道,恩義為報》 孟子告訴齊宣王說:“君主把臣下當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腹心;君主把臣下當狗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一般不相干的人;君主把臣下當泥土草芥,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仇敵?!?齊宣王說:“禮制規(guī)定,已經離職的臣下也應為過去的君主展孝。君主要怎樣做才能使他們?yōu)樗⒛兀俊?孟子說:“臣下有勸諫,君主接受;臣下有建議,君主聽從.政治上的恩惠下達到老百姓。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離去,君主打發(fā)人送他出國境,并派人先到臣下要去的地方作一番安排布置,離開了三年還不回來,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這就叫做三有禮.這樣做了,臣下就會為他服孝。如今做臣下的,勸諫,君王不接受;建議,君王不聽從。政治上的恩惠到不了老百姓身上。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離去,君主把他捆綁起來,還想方設法使他到所去的地方窮困萬分,離開的當天就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這種情況叫做仇敵。君臣之問像仇敵一樣,還有什么孝可服呢?”

君臣之道分為為君之道、為臣之道。一般來說,君處于強勢地位,臣為弱勢群體,除非君不君、臣不臣,那是無道,另當別論。為君之道比較正統(tǒng)的如孟子告齊宣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睆膸浊甑臍v史看,善為君之道者,大都胸懷寬廣、善用賢能、廣言納諫、體察民情、與民同進,于是江山可取、社稷可保、國強民富、天下太平;但凡剛愎自用、獨斷專行、擯棄忠良、沉迷酒色、魚肉百姓者,幾乎都導致民不聊生、禍生亂起、國破家亡、江山易主。此理為君者無不知曉,可惜在治國過程中大都濫用君權,不然哪有中國歷史數十個朝代更替。

TAG: 為臣之道

© 轉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