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百科知識 > 什么是鈸和鐃

什么是鈸和鐃

時間:2024-11-30 00:30:01 瀏覽量:

鈸和鐃都是打擊樂器中的常見樂器,屬于膜鳴樂器的一種。鈸由兩個金屬圓盤構成,表面光滑,敲擊時會發(fā)出響亮的金屬聲音。鈸常用于管弦樂隊、音樂會和其他樂器合奏中,可以用來打擊節(jié)拍或加強音樂的節(jié)奏感。而鐃則由多個金屬圓環(huán)構成,呈現(xiàn)出漏斗形狀,敲擊時會發(fā)出尖銳的高音。鐃常用于舞臺演出、戲劇和樂隊中,可以用來模擬雷鳴聲或破碎聲等效果。鈸和鐃都能產(chǎn)生特殊的音響效果,為音樂增添豐富多樣的色彩。

鈸和鐃都是銅質(zhì)圓形的打擊樂器,中間凸起,各有一條鈸巾系在中央。鈸是一種非常相近的兩種樂器,正因為太相像了,所以又連稱“鐃鈸”。鐃和鈸都是中國古代使用的青銅打擊樂器之一,最初的功能為軍中傳播號令之用。鈸源于西亞,流行于北魏,明清后成為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鈸:古稱銅鈸、銅盤,民間叫做“镲”。在寺院法會時所用法器之一,與鐃鈸原為二種不同的樂器,后來混而并稱為鐃鈸,而流傳至今

鈸:古稱銅鈸、銅盤,民間稱镲。打擊樂器。碰奏體鳴樂器的一種。中國、外國樂隊中都使用。中國古代把銅鈸、銅鐃或銅盤、镲等,統(tǒng)稱為鐃鈸。

鐃鈸,náo bó,寺院法會時所用法器之一。鐃與鈸原為二種不同的樂器,后來混而并稱為鐃鈸,而流傳至今。

鈸源于西亞,流行于北魏。明清后成為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 鈸:古稱“銅鈸”、“銅盤”,民間叫做“镲”。是常見的打擊樂器。歷史久遠,表現(xiàn)力強。不僅在民族音樂、地方戲劇、吹打樂和鑼鼓樂中使用,還廣泛用于各族的民間歌舞和文娛、宣傳活動中。

鈸源于西亞,最早在埃及、敘利亞,以后在波斯、羅馬等古國都有流傳;在東方,先見于印度,后而中亞,據(jù)《北帝書.神武記》記載:鈸大約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隨《天竺樂》傳入我國中原。

© 轉乾企業(yè)管理-上海店鋪裝修報建公司 版權所有 | 黔ICP備2023009682號

免責聲明:本站內(nèi)容僅用于學習參考,信息和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內(nèi)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 (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