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文章
- 隨機文章
魏晉風骨指的是什么
魏晉風骨,指中國建安時代(196年-220年)作品(即建安文學)中慷慨悲涼、剛健明朗的風格。
漢朝建安年間,三曹與建安七子等詩人繼承《詩經(jīng)》及東漢樂府優(yōu)秀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傳統(tǒng), 一方面在詩篇中真實地描寫漢朝末年的大**、大分裂, 表現(xiàn)對民生疾苦的關切;同時又在詩歌中抒發(fā)一己欲在天下建立偉業(yè)的雄心壯志。
建安文學具現(xiàn)實性,反映漢末社會**的實況,作品內容充實,表現(xiàn)慷慨悲涼的特色;建安文學亦具抒情性,表達作者個人理想,及其拯物濟世的抱負,言辭懇切,有剛健明朗的特色,后人稱之為“建安風骨”。其詩歌,大多情感基調慷慨悲涼,語言簡練剛健,自然明白而流暢,成為后世詩歌推崇的榜樣。
建安文學文壇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并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被后人尊為典范。
“風骨”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學品評的主要標準。《文心?風骨》:“《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吟鋪辭,莫先于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又如初唐陳子昂反對六朝華靡虛弱的文風,提倡追求漢魏風骨。
魏晉風度,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文人士大夫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和追崇的典范。在很多人看來,魏晉風度是一種真正的名士風范,所謂是真名士自風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雋秀王衍、樂廣至于江左領袖王導、謝安,莫不是清峻通脫,表現(xiàn)出的那一派“煙云水氣”而又“風流自賞”的氣度,幾追仙姿,為后世景仰。
其他文章
- 張國榮感情語錄
- 烏當中學怎么樣
- 黃家駒的AMANI是什么意思
- yu是聲母韻母還是整體認讀
- 什么是農(nóng)業(yè)示范園
- 嘉睿的意思 佳睿的意思 晟睿的意思
- 雄姿英發(fā)是什么意思
- 怎么仿寫詩歌
- 短時評怎么寫
- 廁所里的搞笑詩
- 陌上初熏 是什么意思
- 什么叫戲歌
- 成語成語什么化雨
- 青島大學膠州校區(qū)介紹
- or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 關于童年的詩
- Hanson或Hansen做英文名怎樣
- 引吭高歌讀音
- 餃子的來歷和由來
- 相的組詞有哪些詞語
- 烏衣巷的解釋
- 用 勤 組成的詞語有哪些
- 阜陽市城郊中學怎么樣
- 去海邊穿什么鞋兒童
- 十九繁體
- 硫酸霧化學式
- 你們知道味字可以組什么詞嗎
- 美人魚怎么畫
- 艾子教孫 文言文翻譯
- 黑龍江財經(jīng)大學怎么樣